測量孔隙容積以及對全球變暖的進一步思考
大家好,
一位讀者寫到:
親愛的Ron博士,我需要測量合金的孔隙容積。有沒有容易做的方法?
略加思索後,我想到孔隙材料與無孔隙材料的密度可能有答案。我推導結果如下。假設我們知道無孔隙材料的密度,如果孔隙不相連(閉室),我們可以用濕金技術測量孔隙材料的密度,已經在最近的帖子裏討論過。如果孔隙相連(開室),你可以把泡沫加工到長方體的形狀,測定泡沫的密度,品質除以體積。
例如,假設你有一件閉室泡沫鋁。我們使用濕金技術測量其密度在1.5g/cc。固體鋁的密度是2.7g/cc。
所以,孔隙的體積分數是:
不幸的是,該技術不能用於在焊接接頭或BTC(如QFN)散熱墊連接(使用焊接預製片容易方便緩解)孔隙容積。
: : : : : : :
全球變暖思考: 我最近關於全球變暖的帖子引來了許多評論。我還將帖子的末了更多地說明我為什麼是一個懷疑論者。
重要的是說明全球變暖懷疑論者和全球變暖否定論者之間的不同。作為一名懷疑論者,我相信地球變暖的趨勢是警告或不正常,尤其大氣在十多年的時間裏沒有變暖。還有,我不相信直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晚期變暖的主要推動力唯一被歸咎於人類活動。最後,我不相信即使通過Draconian測量,我們可以影響重要的改變。
在這篇帖子裏,我想和你們分享有多少二氧化碳被生產以及排放到大氣裏的資料。更具體地說,每年人為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占百分之幾。是30%,40%還是50%呢?答案是3%。每年在地球上產生的剩餘97%的二氧化碳是由海洋和陸地上的自然過程產生的。見下圖。全球變暖的論據是即使人類活動只占3%,這個數量能夠抵銷自然提供的微妙的平衡。由於我一直從事模型資料的工作,我發現這個論據不能令人滿意。這樣收集精確的資料並開發精確的模型是困難的。作出明確的結論更是如此(肯定全球變暖人類造成的)。該領域最有成就的物理學家Freeman Dysonn持有相同的觀點:
模型解決流體動力學的公式,他們能夠很好地描述大氣的流體運動。但它們不能很好地描述雲層、粉塵、田地、農場和森林的化學和生物學。它們不能描述我們生活的真實世界…
有趣的是還要注意在歷史上,地球的溫度決定大氣裏的二氧化碳,反之亦然。
歡呼,
Dr.Ron
Translation powered by Avalon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
Connect with Indium.
Read our latest posts!